學術信息

我院成功承辦第四屆漢語音義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讨會

發布者: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發布時間:2024-09-23浏覽次數:810


2024921日至22日,第四屆漢語音義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讨會在湖北黃石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和華中科技大學聯合主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語言學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承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日、韓漢語音義文獻集成與漢語音義學研究”(19ZDA318課題組協辦。來自安徽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漢江師範學院、杭州師範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合肥師範學院、湖北大學、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湖南工商大學、湖南理工學院、華東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淮北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閩南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南甯師範大學、(日本)南山大學、内江師範學院、陝西師範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蘇州大學、溫州大學、武漢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西華師範大學、西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湘潭大學、煙台南山學院、運城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華書局、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中南民族大學、中山大學等46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中、日、韓、越籍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921日上午,研讨會開幕。開幕式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院長、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李治平教授主持。在主席台就坐的有:李宏(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黨委書記),尉遲治平(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楊軍(蘇州大學教授、安徽省語言學會會長),梁曉虹(日本南山大學教授、南山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黃仁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湖北省語言學會副會長),洪波(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漢語史研究著名學者),史光輝(杭州師範大學教授、浙江省語言學會副會長),蔡夢麒(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湖南省語言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李宏書記緻歡迎詞。他向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并就我校基本情況和語言學科建設發展情況作了介紹。他指出,漢語音義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讨會是漢語音義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會議。我校将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包括漢語音義學在内的語言學各分支學科建設,并希望藉此契機,加強院校聯動和專家學者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湖師力量。

楊軍教授在緻辭中回顧了漢語音義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讨會的發展曆程,重申了研讨會“推進漢語音義學的學術傳承、學術交流、學術發展”的初衷,并希望青年學者能夠繼續砥砺前行,助力新時期漢語音義學事業的發展。

随後8位專家作大會報告。第一場,尉遲治平教授、梁曉虹教授、楊軍教授、洪波教授先後分享各自研究成果,分别探讨了漢語音義學的音義匹配法、日本中世《大般若經音義》的辭書特性、《篆隸萬象名義》及《玉篇》殘卷支韻與脂之韻的分混及相關問題、上古漢語的敬體及其表現形式等。第二場,北京大學張渭毅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高永安副教授、杭州師範大學楊建忠教授、浙江工業大學王月婷教授,先後就反切比較法在經師音注研究中的局限性、《洪武正韻》重出小韻問題、上古聲母系統的幾點争議及其古文字檢驗,以及“投”的平去兩讀問題等提出新見。專家們的精彩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興趣,現場讨論熱烈。

921日下午,會議進行分組報告。共設音義一組、音義二組、音韻組、綜合組4個分會場,60餘位學者分享了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交流了漢語音義學研究的前沿動态。

922日上午,蔡夢麒教授、史光輝教授、黃仁瑄教授,以及江蘇師範大學陳衛恒教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嶽利民教授、四川外國語大學周文德教授、複旦大學張小豔教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張道俊教授等8位專家,先後作大會報告。專家報告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讨論和深入思考,現場學術争鳴,氣氛活躍。

之後舉行大會閉幕式。閉幕式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語言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張道俊教授主持。

湘潭大學皮華林老師、華中科技大學武迎晗老師、武漢大學李廣寬老師、漢江師範學院黃武智老師分别彙報了四個分會場的交流讨論情況。

黃仁瑄教授緻閉幕詞,他指出,漢語音義學研究靠的是一代一代的傳承,新時代音義研究學者們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探究新的角度、新的理論、新的方法,隻有這樣漢語音義學研究才能持續發揚光大。

最後,下屆承辦單位代表複旦大學張小豔教授,向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向工作人員表示誠摯謝意,同時向在場的專家學者們發出了誠摯邀請,期待大家明年再歡聚一堂,坐而論道,共促音義學研究更大發展。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部分師生參加了本次會議。張道俊教授、趙愛武教授、祝永新博士、謝豔紅博士、黃燕妮博士、李凡博士以及碩士生彭嘯、陳卓提交了參會論文并做了會議交流。王成副院長、張玉玲博士、和豔芳博士、張力老師、曾穎老師等以及部分研究生聆聽了會議報告。




(通訊員:陳卓,審稿:張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