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業

本科招生專業

發布者: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發布時間:2024-01-03浏覽次數:419

 

(一)漢語言文學

 

專業名稱:漢語言文學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湖北,面向全國,适應新形勢下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戰略需求,緻力于培養如下人才:具有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師德修養和濃厚的教育情懷,系統而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良好的人文素養,能娴熟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适應基礎教育需要,具有較強的繼續學習能力、反思精神、創新意識和綜合育人能力,能勝任中學語文教學、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未來五年可以成為“厚德修懷、精學善教、樹人育才、笃行日新”且具有成長為卓越教師潛能的中學語文教師。 

 

核心課程:

文學概論、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文字學、訓诂學、現代漢語、普通邏輯、文獻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20世紀西方文論、比較文學、美學原理、基礎寫作、語文課程教學論等。 

 

就業前景:

大中學校教師、新聞與廣播電視媒體從業人員、政府部門文員、企事業單位文秘或文案策劃人員等。

 

專業特色:

辦學曆史久,積澱深厚,1973年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開始招生。辦學實力強,漢語言文學為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品牌專業和教育部特色專業,通過了教育部師範專業二級認證,擁有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語言學研究中心,建成多門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專業綜合實力位居湖北省省屬高校前列。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實施學生閱讀“三百”工程,舉辦豐富多彩的專業講座和第二課堂活動。重視教育實踐,本專業在省内外建有幾十個教育實習點,給學生提供了便利的實習條件。學生基本功紮實,發展潛力大,很多畢業生成為了各級學校的骨幹教師和企事業單位的骨幹力量。

 

 

 

(二)漢語國際教育

 

專業名稱:漢語國際教育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漢語基礎牢固,外語水平高,對中國文學和中外文化有較全面了解,并熟練掌握教育教學理論的合格對外漢語人才。經培養合格的畢業生能在國内從事留學生教育和以漢語為母語的教學,赴國外從事國際漢語教學,或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文化産業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與漢語言文字相關的工作以及其他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核心課程:

本專業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語言教學論、詞彙學、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涉外禮儀、語用學、英語口語、英漢翻譯、英文寫作等。

 

就業前景:

國家政府機構中涉外職能部門、國外孔子學院、國内留學生教育部門、大中學校教師、各專業外貿機構、合資及外資企業、傳播媒體(如報社、電視台)等。

 

專業特色:

一是重視“雙基”教育。比如重視夯實學生中國語言文學和中華文化基礎知識,除漢語基礎課和文學基礎課全部開設外,還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背誦數百首古典詩詞、寫作百篇文章,閱讀百部著作。本專業也重視基本技能訓練,開設語文教學理論和技能訓練課程,提高學生獲得語文教師資格證的能力。學生也熟悉第二語言教學法,能将教學方法融會貫通到語文教學和外語教學中。

二是實習條件便利。本專業有校内校外雙實習基地。校内實習基地為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國際教育學院,學生可以在這裡見習實習,學習如何給留學生上漢語課。學校和英國奧斯特大學合作建有孔子學院和數十所孔子課堂,為學生到英國實習或工作提供了機會。

三是就業渠道寬闊。畢業生既可以當中小學語文老師,也可以到國内外漢語教育機構、國際學校任對外漢語教師。另外,大量的英語課,為畢業生進入其他高校攻讀碩士學位,或在教育機構擔任英語老師提供了機遇。過去8年來,平均每年約有3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其他學校深造,攻讀碩士學位。出國回來的畢業生,多數在上海、深圳、武漢、廣州、杭州等經濟發達城市國際學校任教。

 

 

 

(三)網絡與新媒體

 

專業名稱:網絡與新媒體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标:

本專業全面貫徹落實黨對新媒體人才的培養要求,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傳媒人才需求的整體趨勢,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術能力,以新媒體内容生産、運營和網絡輿情分析為能力培養核心,面向省、市、縣級新聞傳播機構和新媒體機構、社會各級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民營文化傳播機構等培養網絡編輯、網絡運營、網絡推廣和網絡輿情分析等領域的本科應用型專業人才。

 

核心課程:

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融合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導論、中外新聞史、新媒體寫作、新媒體編輯、新媒體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運營、新媒體用戶分析、視聽新聞采訪、全媒體出鏡報道、新聞攝影、新聞攝像、文學基礎、數字營銷、新媒體研究、傳播學、視聽媒體傳播、新媒體技術、國際傳播、廣告學等。

 

就業前景:

1.面向省、市、縣級新聞傳播機構和新媒體機構培養新聞傳播人才;2.面向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培養新媒體信息傳播、輿情分析、網絡營銷人才;3.面向民營文化傳播機構、網絡直播、短視頻公司和MCN機構培養網絡營銷人才。

 

專業特色: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依托學校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和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師資、實驗室及教科研平台,以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為基礎,以新媒體内容生産、運營和分析為專業能力培養核心的新專業,具有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點,先後獲得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湖北省“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項目等稱号和建設平台。

 

 

 

(四)廣播電視學

 

專業名稱:廣播電視學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具有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具有正确政治立場和方向,具有全媒體新聞傳播知識與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包括面向省、市、縣級新聞傳播機構和新媒體機構的記者、節目編導和新媒體編輯人才,面向社會各級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宣傳幹事,面向民營文化傳播機構的節目編導和内容編輯人才。

 

核心課程:

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傳播學、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媒介經營與管理、廣播電視法規與職業道德、公共關系學、編輯學、新聞評論、新聞寫作、新聞心理學、電視攝像、廣播電視新聞采訪、新聞攝影、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電視作品分析等。

 

就業前景:

主要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報社等新聞單位從事新聞及其它方面的節目制作、評論等工作,或在廣播電視管理機構、企事業單位、高等學校等從事管理、宣傳、文秘、教學和科研工作。

 

專業特色:

廣播電視學專業創建于2002年,具有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點,先後獲得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湖北省“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項目等稱号和建設平台。面對日新月異的媒介技術變革和社會對新聞專業人才不斷提高的能力要求,本專業逐步摸索出面向行業發展與社會需求的全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鮮明的專業辦學特色。

①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德育培養與專業理論教學、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相融合,實現政治素養、理論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

②與地方媒體合作,構建“校企聯動”的協同育人機制,突出“本土化”辦學特色。

③面向行業前沿與社會需求,“全媒體化”培養導向明确。

 

 

(五)廣告學

 

專業名稱:廣告學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堅持正确的政治立場和方向,具備廣告、營銷、傳播的基本理論基礎,掌握傳播學、營銷學、心理學、視覺傳達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現代化技術手段,能在廣告公司、調查機構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策劃、廣告調查、内容創作、市場推廣、新媒體運營等工作的創新複合型人才。

 

核心課程:

廣告學概論、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文案寫作、廣告媒體研究、中外廣告史、品牌形象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廣告攝影、廣告調查、電腦圖文設計、數字影像與設計表現、消費者行為研究、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心理學。

 

就業前景:

在廣告公司、新聞媒介機構、市場咨詢機構、新媒體營銷部門、企事業單位和文化創意産業部門及其他相關機構,從事廣告策劃與創意、新媒體運營傳播、品牌建設與傳播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工作。

 

專業特色:

廣告學是研究廣告活動的策劃、創意、制作、傳播和經營管理的社會科學,綜合了新聞傳播、藝術設計和市場營銷等學科的知識和内容,是國家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支柱性産業。本專業創建于2006 年,屬于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依托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學學科優勢,緊扣廣告内容化的産業發展趨勢,将藝術與人文、創作與傳播交叉融合,聚焦學生的内容生産與創意傳播能力,形成了通傳播、懂設計、精内容、善策劃的複合型人才培養特色。專業現建有實習實訓基地二十多個,建有畫室、數碼攝影室等實驗室二個。本專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近年來在校本科生獲批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全國大學生互聯網+項目十餘項,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比賽中屢獲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