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中心

景遐東

發布者: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發布時間:2025-04-07浏覽次數:81


 

  


景遐東,男,1964年10月生,江蘇省南通市人。畢業于複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教授、原院長,校學術帶頭人,中國古代文學學科負責人、碩士生導師。全國第六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師;國務院學位辦學位論文評審專家。漢語言文學國家級特色專業立項建設點和省級品牌專業負責人、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負責人,省級一流與線上課程“文獻學概論”骨幹及負責人。兼任全國唐詩之路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柳宗元研究會理事,湖北省水浒研究會會長,省古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

1986年6月畢業于揚州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1989年6月畢業于湖北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2003年畢業于複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

1989年7月至今任教于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

1999年晉升副教授,2005年晉升教授。1994年至1999年任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1997年至2000年8月任系總支副書記。2004年至2010年任黨總支書記。2010年7月至2020年6月任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院長。

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與古代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辛勤耕耘努力探索,取得豐碩成果。主要講授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一至三)、《文獻學概論》、《中國古代詩歌史》、《唐宋詞史》、《中國古代經典名著研讀》、《唐宋詩詞名篇鑒賞》,《文獻目錄學》、《中國古代散文批評理論研究》、《中國文化地理概論》、《地域與古代文學研究專題》、《唐宋八大家研究》、《唐詩宋詞研究》等。教學嚴謹生動、深入淺出,深受學生歡迎。

連續多年獲得校教學優秀,2018年獲全國優秀碩士導師;2005年榮獲全校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2008年榮獲全校“十大教學标兵”稱号,2009年榮獲全校“十大優秀教師”稱号。主編《大學語文新教程》(高教出版社2版012年)、《應用寫作教程》(複旦大學出版社版2013年)等教材,産生了較廣泛的影響。其主持的“省屬師範大學中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等多項教學成果,榮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

主要科研領域為中國古代文學、傳統文化,為地域文化與唐代文學、文學地理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在唐宋文學、江南文化與古代文學研究等方面成果豐碩。其研究重視文獻的全面占有與文本分析,綜合史學、地理學、文化學、民俗學等相關學科理論與方法進行交叉研究。其博士論文《江南文化與唐代文學研究》首次較全面深入地探讨江南文化在唐代文學發展中的實際影響以及深透與塑造,被評為複旦大學優秀博士論文,2005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06年《中國文學年鑒》專文推介。2019年修訂,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再版。近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4項。在《學術月刊》、《福建論壇》、《蘇州大學學報》、《解放日報》理論版、《文史知識》等刊物上公開發表60多篇學術論文。代表作有《唐五代江南地區詩歌創作基本狀況述論》、《使職設置與唐代地方行政級制的演變》、《新出土閻仲連、蕭守規墓志與唐代江南文化世家姻親研究》、《白居易的江南情結》等。多項成果被人民大學書報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索引,并榮獲湖北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項,黃石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多項。

  

景遐東教授長期緻力于服務湖北地方傳統文化資源的研究、整理與開發,為地方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擔任湖北師大西塞神舟會及鄂東地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西塞神舟會的研究與傳承推廣作出很多努力。長期擔任黃石市宣傳部宣講員,到企事業單位報告20多場,主要有:黃石市人大、方志辦、環保局、地震局、稅務局、房地産局、國安局、城投、司法局、十五冶鐵山小學。長期擔任黃石市中小學生詩詞大會、漢字聽寫大會等重要特色文化活動的出題專家、現場點評嘉賓,為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推廣做出重要貢獻。多次參加教育部鄉村語文教師國家級培訓項目,培訓省内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語文教師。多次到黃石市圖書館開設國學講座。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比如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期間擔任黃石電視台“緻敬江蘇援助黃石醫護人員”專題節目嘉賓省市多家媒體報道,産生良好社會影響。

 

附錄:

一、重要榮譽與獎項

1. 全國第六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師,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2018年1月。

2. 《中文師範專業學生從業能力多維培養的改革與實踐》,負責人,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排序1/7,2018年。

3. 《省屬師範大學中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負責人,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湖北師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序1/5,2013年)

4. 《高師漢語言文學品牌專業建設中的問題研究》,主要參與者,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序3/4,2009年)

5. 《古典文學教學與素質教育》,主要參與者,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三等獎。(3/5、2004年)

6. 論文《唐五代江南地區詩歌創作基本狀況述論》獲湖北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

7. 2006年歌詞作品獲湖北省紀委、檢察廳、文化廳頒發的全省反腐倡廉歌曲創作獎三等獎。

8. 湖北師院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2005年)

9. 湖北師院“十大教學标兵”。(2008年)

10. 指導本科畢業論文獲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一等獎一項(2006),三等獎兩項(2007、2008年),優秀獎多項。

11. 湖北師院“十大優秀教師”(2009年)

12. 論文《使職設置與唐代地方行政級制的演變》獲黃石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5年)

13. 2012-2013年度湖北師範學院優秀共産黨員。中共湖北師範學院黨委,2013年6月

14. 2012年《漢語言文學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獲湖北師範學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5

15. 2014年湖北師範學院最受歡迎國培計劃授課專家。

16. 《大學語文新教程》,榮獲黃石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7年)

二、重要科研項目與成果

(一)項目

1. 2004年  江南文化與唐代文學研究,負責人,省廳社科項目。

2. 2007年  唐宋江南文學家族研究,負責人,省廳思政處項目。

3. 2011年  唐代江南地區文學家族研究,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4. 2016年  黃岡市武穴傳統文化研究,負責人,武穴市項目。

(二)著作

1. 專著《江南文化與唐代文學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編《2006年中國文學年鑒》“論著評介”專文介紹,中國文學年鑒社2007年版。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年修訂再版。

2. 《水浒争鳴》第17、第18集,主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2020年。

3. 《中外經典名著導讀》,主編,人民日報出版社2018年版。

4. 《散花集——湖北師大中文學科論文選粹》,主編,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6年。

5. 《湖畔光影—湖北師院人文講演錄》,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

6. 《大學語文新教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7. 《應用寫作教程》,主編,複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8.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副主編,武漢出版社2014年。

(三)論文

1. 《略論唐初詩歌》,《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第3期。

2. 《元結散文的批判精神》,《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漢語言文學專輯”。

3. 《劈山開道,自成一家——論孟郊詩歌風格》,《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4. 《孟郊詩歌情感論》,《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7月“漢語言文學專輯”。

5. 《師範院校中文系古典文學教學刍議》,《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9月“教學管理與研究專輯”。

6. 《論孟郊詩歌的意象創造》,《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7. 《論蘇轼思想特點》,《高校學術論壇》,内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8. 《古代文學家别稱漫談》,《高等函授學報》1998年第5期。

9. 《提高古代文學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811月年“素質教育專輯”。

10. 《苦吟與中唐詩歌創作傾向》,《高校學術研究論文選》内蒙古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1. 《孟郊詩歌的藝術獨創性》,《跨世紀教育教學論壇》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 《孟郊詩歌審美價值論》,《中華學術研究》中國華僑出版社1998年版。

13. 《論蘇轼革新宋詞之貢獻》,《高等函授學報》1999年第4期。

14. 《試論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現狀及我院的發展戰略》,《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3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紀念專輯”。

15. 《古代文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11月“漢語言文學教研專輯”。

16. 《陳子昂詩歌理論略論》,《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17. 《唐五代江南地區詩歌創作基本狀況述論》,《學術月刊》2001年第8期。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8. 《詩品》點悟式批評方法和古代詩話,《中州學刊》2001年第4期。(第二作者)

19. 《唐代普通文士和詩僧憤世嫉俗詩》,《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20. 《使職設置與唐代地方行政級制的演變》,《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21. 《唐以前中國文獻目錄分類的沿革》,《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22. 《“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的意義及其局限》,《東方叢刊》2003年第4期。

23. 《四部分類與文獻目錄分類的形成》,《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

24. 《韓愈避亂江南考辨——兼論其江南文友圈》,《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25. 《“江南”概念演變》,台灣《中文》季刊2005年第3期。

26. 《唐代江南家族詩人群體及其家學淵源》,《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中國文學史的理論維度》(全國古代文學研究方法創新專題論文集2)。

27. 《東晉至唐朝江南文化特征新論》,《中華文化論壇》2005年第3期。

28. 《唐五代文人詞創作與江南關系初探》,《貴州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29. 《江南文化傳統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收入《江南文化研究》第六輯,學苑出版社2012年版。

30. 《論中唐時期江南地區的詩酒文會》,《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31. 《中晚唐文士隐居江南之風及其影響》,《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收入《唐代文學研究(第十三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2. 《漢唐時期吳語地位演變及其在唐詩中的運用》,《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33. 《唐代江南地區私學教育述論》,《沙洋師專學報》2005年第2期。

34. 《唐代文人漫遊江南之風及其影響》,《沙洋師專學報》2006年第3期,收入《長安學術》第二輯,商務印書館2011年出版。

35. 《唐前江南概念的演變與江南文化的形成》,《沙洋師專學報》2008年第1期。

36. 《江南文化與白居易思想及創作的關系淺探》,《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37. 《<閨意獻張水部>的修辭藝術》,《語文與教學研究》2005年第7期

38. 《唐代詩人隐逸江南之風》,《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39. 《唐代詩人漫遊江南之風及其影響》,《沙洋師專學報》2006年第3期。

40. 《王國維境界說與皎然取境說之比較》,《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第二作者)

41. 《萬物同情觀對中國古代山水詩審美特征的影響》,《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42. 《唐詩中的吳體詩刍議》,《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10年第5期。收入《唐代文學研究(第十四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五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廣西師大出版社2012年版。

43. 《<世說新語>的分門特征與學術價值》,《鄂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44. 《柳宗元山水遊記的文體特征》,《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收入《柳宗元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柳宗元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5. 《大學語文新教程前言》,《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46. 《漢唐時期江南顧氏家學家風發展與演變》,《中國文化研究》2013年第三期。

47. 《唐代江南地區顧氏家學精神與文學創作》,《學術界》2013年第一期,收入《中國越學》第五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二作者)

48. 《襄陽山水及文化對孟浩然隐逸的影響》,《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

49. 《說佳麗》,《黃石優秀散文選》(下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

50. 《新出土閻仲連、蕭守規墓志與唐代江南文化世家姻親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收入《唐代文學研究》第16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51. 《淺析唐五代詞中的“簾”意象》,《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52. 《近三十年來唐五代詩僧研究綜述》,《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53. 《北宋東京樊樓與古代文學創作探析》,《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16年第3期。

54. 《李白詩歌中的鲸意象及其影響》,《福建論壇》2017年第9期

55. 《唐詩“望夫石”意象探析》,《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7年第5期。

56. 《散花集——湖北師大中文學科論文選粹》序,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17年第2期。

57. 《柳宗元柳州時期詩文創作探析》,《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17年第4期。

58. 《韓愈詩歌的怪奇審美取向》,《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18年第3期。

59. 《蘇轼飲食養生詩研究》,《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18年第5期。

60. 《卓越中學語文教師國學素養培植的載體與做法研究報告》,《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19年第4期。第三作者。

61. 《江南文化:江花何以紅勝火》,《解放日報》周一專欄訪談,2018年7月16日。

62. 《漢唐之際小說文獻的數字化整理與利用》,《第二屆世界漢學論壇會議論文集》,德國歐洲出版社2018年版。

63. 《王維詩歌色彩詞運用探析》,《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20年第4期。

64. 《皮日休在吳詩作中的江南風物及其文化元素》,《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21年第4期。

65. 《張炎詞中的江南書寫與故國之思》,《荊楚學刊》2021年第4期。

66. 《唐代山水詩隐逸詩歌中的若耶溪》,《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報》2022年第6期。

67. 《雙調·折桂令》,獨著,趙義山主編《中國散曲三十年作品集》,世界漢學書局出版社,2022年8月。

68. 《若耶溪:唐代江南魅力溪流》,《文史知識》2023年第2期,慶祝出版500期專稿。

69.  《江南文化視阈下的顧況詩歌探析》,《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24年第5期。